2023年南京城乡建设计划出炉!-南京市2021年建设计划

2023-04-24 04:45:46

 

转自:南京发布

全市城市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工作会议上,亮出全年城建城管工作任务清单。2023年全市城乡建设计划共分为六大类400项任务,计划投资约为612.8亿元。

今年城建投资

投向这里

今年的城建计划涵盖交通、市政等五大类建设重点以及一大类城市管理重点。交通类依然是城市建设投资的重头戏,仅轨道交通年度计划投资就超过180亿元。

交通基础设施

紧扣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交通强国示范市定位,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不断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,强化长三角城市群战略支点功能,彰显首位度。

01

铁路

基本完成南沿江铁路南京段建设,续建宁淮城际、北沿江高铁、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工程,力争开工建设南京北站、上元门过江通道,持续完善以南京为中心的“米”字型高铁网络。

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加速推进。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

02

轨道交通

加快实施宁扬、宁滁、宁马等3条市域(郊)铁路建设,着力构建“轨道上的都市圈”。稳步推进3号线三期、4号线二期等8条地铁线路施工,加密市域轨道交通线网。

03

公路

续建宁滁高速、356省道浦口段、338省道雨花台区段改扩建、126省道改扩建、机场高速秣陵互通等工程,启动实施宁盐高速、绕越高速窦村互通等建设项目,不断完善市域高快速公路网络。

04

过江通道

续建仙新路、建宁西路、龙潭等3条过江通道,进一步加强江南、江北双主城交通连接。 

仙新路过江通道建设稳步推进。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

05

农村公路

完成12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,建成175公里乡村对外道路,完成82公里农路安全防护工程。

生态环境

围绕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三年示范任务,重点聚焦雨污分流、污水收集处理、园林绿化等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建设,进一步巩固南京城市生态环境品质,擦亮城市“山水城林”生态底色。

01

雨污分流

完成内秦淮河东段等9个片区雨污分流清疏修缮项目扫尾,全力推进外秦淮河糖坊廊片区等5个新建雨污分流工程。

02

污水处理

完成龙袍新城污水处理厂、江心洲污水二通道(穿夹江段)等建设工程,持续开展铁北、城北、城东、江心洲等污水处理系统管网排查整治,加快推进紫金山区域污水处理系统提升。

03

绿地绿道

持续构建“滨江岸线—明外郭—秦淮新河”环城绿廊,实施明外郭—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秦淮段二期、上元门观江平台等工程建设。围绕内秦淮河、运粮河、幸福河等河湖水系打造滨水绿道。对玄武湖、中山陵、幕燕滨江、清凉山、国防园等一批市属公园景区进行改造提升。对鼓楼广场、南京站、南京南站等重要节点和片区开展设施维修和绿化整治,打造一批街旁绿地、口袋公园、慢行绿道,构建“点、带、廊、片”有机结合的绿色空间。

南京南站。汪春 摄

04

水环境

实施玄武湖、内外秦淮河、珍珠河等15个水环境治理项目,巩固河湖水质,打造幸福河湖。

玄武湖。顾树荣 摄

05

环卫设施

基本建成江南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一期、轿子山有机废弃物处理场封场工程,加快秦淮区循环经济产业园、栖霞区垃圾分类贮存分拣中心、雨花台区西善桥中转站迁建等项目建设,进一步完善市、区两级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。

市政公用设施

坚持将群众安居乐业和城市平稳运行放在首位,进一步完善市政路网体系,强化自来水、燃气、公交等公共服务承载保供水平,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能力。

01

市政道路

加快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江南连接线、惠民大道综合改造、机场二通道等快速路项目建设,打通文枢西路西延、绿都大道等跨区断头路,着力推动凤集大道、岱山中路北延等主次干路建设,持续开展小微堵点综合改造。

对市级管养的9条隧道、8座高架桥梁和5条道路开展病害治理,完成53座桥梁安全防护设施改造,同步实施18条区级道路设施大修。

莫愁路市妇幼保健院门前小微堵点改造后。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摄

02

保供设施

新改建供水管网75公里,新建燃气管道100公里,改造主城老旧燃气管道28公里,完成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更新改造221公里,完成4万户液化气用户“安心管”升级。

03

公厕

新改建城镇公厕23座,农村公厕10座,对一批公厕进行大修。

04

公共交通设施

加快推进江北新区中心区地下空间建设,实施月苑、安德门等人防工程和一批社会公共停车场项目,完成主城第三批公交站点服务设施升级改造。

建设好的江宁莱茵铂郡公共停车场。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孙中元 摄

城市更新

坚持把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建设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,把握国家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机遇,积极创新更新模式、探索更新路径,着力完善城市功能、改善人居环境、提升城市活力。

01

成片推动城市更新

以秦淮区为示范引领,成片推进荷花塘、石榴新村、小松涛巷、浦口火车站等更新改造项目。

俯瞰门西荷花塘片区。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清伟 摄

02

干道街巷整治

以道路为载体,推动整治成效向片区内部延伸,实施石头城、姜家园路、蓝旗街等干道街巷环境整治,开展朝天宫、南湖、河西大街等片区综合整治。

03

历史文化保护

实施南京城墙东水关至武定门段、解放门至玄武门段修缮工程,对甘熙宅第、朝天宫、江宁织造博物馆等文保建筑开展保护修缮。

朝天宫内红墙黄瓦相映成景。张健 摄

04

小型城市客厅

完成20处“梧桐语”小型城市客厅设置,服务构建15分钟市民文化生活圈。

安居保障

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不断满足市民合理住房和条件改善需求,确保群众安居、宜居,增强城市人口集聚承载能力。

01

老旧小区改造

结合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建设,完成玄武区高楼门7-15号、秦淮区仙鹤里等72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。

2022年,近30年“高龄”老小区双拜巷改造竣工。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  邓露洁 摄

02

保障房建设

基本建成380万平方米保障房;重点加快绿洲、百水、孟北等市级保障房项目推进。筹建2万套(间)保障性租赁房,重点满足新市民、年轻人住房需求。

03

危旧房改造

完成新增 37 栋在册危旧房屋改造任务,完成 1218 户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任务。

城乡管理

重点推进国家和省、市试点示范项目建设,贯彻落实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要求,进一步提升建设行业管理信息化手段,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能效。

01

国家和省、市试点示范工作

持续推进省级美丽宜居小城镇建设、绿色建筑、无障碍设施、智能建造、建筑产业现代化等试点示范项目,扎实开展“城市体检”、城建基础设施普查有关工作,积极筹备住建部“无障碍城市”试点示范城市申报。

02

信息化建设

完善南京市智慧城建信息系统建设,统筹推进南京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,重点开展燃气、地下管线等8大应用场景建设。

03

建设行业管理

开展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成效评估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鼓励扶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,支持本地建筑业企业增产创收、做大做强。

拼出高质量,比出贡献度

挑起城市建设管理大梁

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

今年的城建计划,是南京城建系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。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,南京将“拼”字当头,争当示范引领。据了解,相关板块和部门围绕贯穿全年的“五比五拼晒五榜”竞赛活动,晒计划、表决心,坚决挑起城市建设管理的大梁,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,冲刺全年目标任务。

南京。“豆干Sir”摄

(滑动查看全部↓)

市建委:确保上半年开工率超75%

围绕全年城建目标任务,聚焦203个新开工和182个续建项目,狠抓复工满产,奋力实现一季度“开门红”,确保上半年开工率超75%、投资过半。聚焦铁路公路、过江通道、轨道交通等38个省市重大项目,倒排时序、按月细化、挂图作战。

抓住南京作为首批国家城市更新试点“窗口期”,以“城市更新”推动“城市焕新”,立体构建“1+N”政策体系,遴选推进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更新项目。

市规划资源局: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力争全国首批获批

今年密切跟进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批,力争在全国首批获批。完成全市国土空间近期实施规划,聚焦环紫金山科创带、江北新区创新带等重点功能片区,进一步加大规划统筹和土地集中投放;谋划编制南京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,做好宁宣铁路、都市圈环线高速等重大项目规划用地服务。

在要素保障上出真招,坚持“项目跟着规划走、要素跟着项目走”,实施土地供需双向调节,努力实现“地等项目”。完善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,发布《15分钟生活圈规划设计导则》。聚焦历史文化保护,编制城市更新规划,探索符合特大城市、古都特色要求的统一规划、片区统筹、渐进实施的城市更新新路径。

市交通运输局: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

今年是深化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关键之年,将加快推进事关发展全局的《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》《南京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》编制报批,协调加快《南京港总体规划》批复进程,支撑引领国家级港口枢纽建设发展。

压茬推进城乡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建成南沿江铁路、绿都大道等一批重点项目,加快建设北沿江高铁、宁芜铁路扩能改造、宁滁高速等工程,开工建设南京北站、上元门过江通道。完善长三角、南京都市圈区域交通合作机制,以更高标准提升中心城市枢纽能级,加快创建全省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市,着力提升中心城市现代交通物流服务效率。

市城管局:全市创建5个美丽街区

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方法,加速推进南京城管大数据运行管理平台等智慧城管系统建设;着力创新执法方式,建立包容审慎机制,制定小微违规免于处罚、减轻处罚清单;着力创新城市治理机制,形成城市治理共同体。

强基础,补短板。全市提升垃圾分类实效,创建200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,完成384个以上小区除差工作。治理200条背街小巷,在全市创建5个美丽街区。

在全市范围内推进“建管融”一体停车资源共享工作,打造“共享停车”南京品牌,新增共享泊位1万个。

江北新区:加快构建江北全域一体化新格局

今年将统筹加快全年294个、总投资超227亿元城建项目推进。加快综合枢纽建设,推动南京北站站房工程年内开工建设,稳步推进“一桥一隧两轨”建设;加快基础配套完善,高标准建设南师附中、金陵中学、南外等9个教育项目,有序推进鼓楼医院江北二期等优质医疗项目建设;加快片区均衡发展,下大力气补齐桥北、高新等片区“历史欠账”。

在聚焦核心片区形象上,将稳步推动地下空间、新金融中心等城市地标建设,确保江北图书馆、南京美术馆新馆年内投入运营。

在区域一体融合上,推动新区和浦口在城乡规划、空间要素等领域一体谋划、共建共享,加快构建江北全域一体化新格局。

秦淮区:高水平推动城市更新行动

全区现有3个国家级、7个省级、5个市级更新项目试点,数量位居全市第一。今年,全区共排定73个更新项目,总投资182亿元,将惠及居民1.2万户。

围绕“有温度的城市更新”,把危房治理和老旧片区改造摆在突出位置,实施好石榴新村、小松涛巷等一批民生项目。正确处理好新与旧、拆与留、改与建的关系,持续推进荷花塘、钓鱼台等一批历史街区改造,启动南台巷等一批特色街巷的前期研究。向存量空间要增量价值,提档升级金城精益产业园、新街口艺术大楼等一批老旧园区、厂房和楼宇,再造创新空间、产业空间和消费空间。

2023年

一个更拼的南京

将给人们带来更多幸福的期待

内容来源 | 紫金山观察

编辑 | 桂宇

校对 | 钱奕羽

责编 | 潘涛
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
以上就是关于《2023年南京城乡建设计划出炉!-南京市2021年建设计划》的全部内容,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7ca.cn/baike/19661.shtml,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,谢谢。
标签:
声明

排行榜